說起安定鄉的無患子,它可有著一段令人敬佩的故事,這要從王高榮先生談起,他提到當初在辦理「一鄉一特產」的安定鄉油車藝文季時,為了尋找記憶中阿嬤的清潔劑 —「 無患子」的過程。當時先經由友人的介紹得知本校圍牆邊有一株無患子樹,於是他到本校記錄了此株的樹葉的紋路與外觀, 並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到平地及山區尋找,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多次的比對,他終在本島的中南部山區找到成樹,並摘取他的果實,開始進行研究與復育工作, 並勸說他兒子王瑞閔投入這項辛苦又不一定看的到成果的工作,他們一家不僅建立了無患子的產銷班,並鼓勵農民加入栽種行列,自己更多方面投入,尋找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資源,還有尋求屏東科技大學、美和技術學院、台灣大學等教授的協助,從種植、改良、病蟲害防治、實驗、測試,後來更創立無患子產品的品牌,使得這阿嬤的寶貝得以在國人的面前以不一樣的方式發揚光大 。
而他兒子王瑞閔的努力也讓行政院農委會看到,他在民國97年 得到了行政院農委會的十大經典神農獎,而產銷班也得到了全省產銷班的冠軍 ,縣長也數度到王家拜訪,聽取他對無患子產業前景的看法,右圖是安定鄉無患子產銷班示範栽培區及無患子產銷班教育推廣看板,讓無患子在安定鄉不只是個植物、而是一種環保教育、更是一種人文特色與地方的綠色產業。
|
|

圖(一)安定鄉無患子產銷班示範栽培區

圖(二)安定鄉無患子產銷班推廣看板 |